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
发布日期:
2024-09-04

浏览次数:

136

“没多大事,忍忍就过去了。” 这句话似乎常常被人挂在嘴边。

 谁没点儿小病小痛呢?很多时候,""字是我们的万能药。在大部分的普通人靠土地吃饭的年代,身上的疼痛不适,只要能忍,都不会耽误挣钱养家。除非爬都爬不起来,真的"病倒了",那才值得去看医生。

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

疼痛,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在改革开放之前,老百姓对"疼痛也是一种病"的概念还相当陌生。随着经济的腾飞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健康意识慢慢觉醒,疼痛学这门学问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疼痛的重要性也开始被人们所认可。到了21世纪,疼痛终于被正式认定为一种疾病。

 过去,人们只有在疼痛难忍时才会"被迫"去看医生;现在,主动求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对疼痛性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也了解了预防的重要性。我们学会了防患于未然,努力实现早发现、早治疗,这对预防和治疗疾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苦可以吃,疼不能忍!

 即使这样,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忍痛。他们固执地认为,忍痛的时间长了,就疼习惯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忍痛的结果可能是把“脑子疼坏了”。如果一个人长期忍痛,他对疼痛的耐受力会越来越低,简单的疼痛会变得复杂,能治的疼痛变得难治。我们常遇到一些患者,轻轻碰一下就疼得跳脚,这就是外周敏化(原发性痛觉过敏),可以形象地说成“小题大做”。这就是长期忍痛后,神经系统发生改变,使简单的疼痛变成神经病变。

 还有一种“无中生有”的疼痛,叫痛觉超敏。人体有一个抗痛系统,忍痛时间长了,抗痛系统的阈值会降低。门槛低了,人对疼痛的感知就会越来越强。如果到了中枢敏化(继发性痛觉过敏)的地步,疼痛阈值趋近于“0”。即使是正常的感觉,患者都会认为是疼痛,这就比较麻烦了。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身体坏了,“脑子也瓦特了”

 忍痛是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有痛就要大声说出来,“疼了就去治”!时间长了,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状态。一个正常人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两三天之内不会有问题,但如果持续两、三个月,或疼痛的程度一直很严重,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引起人体各系统机能的改变。

比如疼得睡不好,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焦虑,逐渐转变为抑郁,人就会感觉生活失去意义。

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

有些患者因疼痛而致残(痛性残疾)他们的机体功能没有问题,但是痛到无法动弹,活动减少导致心肺功能下降;食欲不振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营养不足拉低了免疫功能。最后,整个身体被拖垮,加上焦虑、抑郁,有的患者最后因疼痛自杀。

曾有过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位老爷子确诊肺癌,手术很成功,但后来出现了剧烈疼痛。他去医院复查,并没有发现癌症复发。家人对此很不理解,感觉他明明没病还老喊疼,有点“矫情”。实在无法忍受之后,老爷子跳楼自杀了,幸运的是被成功救回。后来,他被送来疼痛科,我们针对他的癌痛进行了治疗。来对了科室,治疗也对路了,疼痛就不是问题了。如今,老爷子每天早起锻炼,非常乐观,生活质量也很高。

 

数不清的疼痛病症中,最痛苦的是癌痛。

 癌痛不是一阵一阵的,而是可预见的越来越疼。近年的研究发现,如果抗癌不抗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很差。抗癌加抗痛不仅可以增加生存期,预后也好很多。抗痛是抗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不了、控制不了的前提下,把疼痛解除,就是对患者最大的关怀。

 

年轻低头族是后备大军

 说起疼痛,往往会将其和老年人“挂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常有四五十岁的人就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胳膊疼、腿疼出现的年龄也越来越早。现在,最小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患者竟然只有14岁。疼痛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IT业、智能手机的发展,让很多人变成“低头族”。伏案工作或玩游戏时不恰当的姿势,让不少青少年都有了颈椎病、头痛、肌肉痛等问题;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有疼痛的症状,比如神经性头痛。

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

止疼药不能随便吃

 对于疼痛,患者通常有两种态度,要么是放任;要么乱吃各种止痛药,“久病成医”给自己“开处方”。 自己吃药只能当作临时救急,及时就医才是重中之重。即便是非处方药的去痛片,也有毒副作用。而且头痛可能是脑溢血,上腹痛可能是心绞痛,不要忽视疼痛的预警作用。疼痛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诊断和处理。


解热镇痛,还得看阿司匹林

 在解热镇痛方面,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是经典药物。大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及发热。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机制是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同时缓解伴随的疼痛和不适感。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从而降低发热时体温调定点,达到解热镇痛的效果。

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

同时,阿司匹林也是国内外多篇指南在解热镇痛方面的推荐用药:

苦可以吃,但疼真没必要忍,更不能一直忍!

 

科学认识疼痛

 疼痛疾病多是腰疼、腿疼。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锻炼是最好的预防方法。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锻炼肌肉的灵活性,从而起到保护颈椎、腰椎的作用。

 疼痛科作为新兴学科,不少知识还要从其他学科中来,要大力宣传正确的疼痛理念。国际疼痛协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份第三个星期一确定为“世界镇痛日”,每年设置一个主题,通过媒体报道引起全球公众关注,呼吁政府、企业、社会等关注“疼痛”。中国则把镇痛日开始的一周(每年10月的第3周),定为“中国镇痛周”。

 在面对疼痛这件事情上,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据国际疼痛协会统计,全世界1/5的人经历过慢性疼痛;在中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的困扰。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疼痛,不再盲目忍耐,遇到疼痛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用药。苦我们可以吃,但是痛不必,也不能一直靠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