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一旦确诊癌症,
问医生的第一个问题,一定是
——我还能活多久?
但患癌病人后期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是由多因素决定的,
既有患者方的因素,也有医生治疗方的因素,
具体因素如下:
其次,大家都知道,癌症早期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举措,患者生存期也较长;而分期晚的,患者失去手术机会,进行姑息性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但预后较差。
肿瘤的治疗方式对癌症患者的生存也有重要影响。
目前肿瘤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一般来说寻求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接受规范治疗,有助于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但有些患者因分期晚或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或治疗强度不够,治疗效果和预后必然会大打折扣。
癌症患者最大的心理压力莫过于担心肿瘤复发转移,许多癌症患者害怕肿瘤复发、转移、复发癌及相关健康问题,以致引起焦虑和抑郁。
恰当的心理治疗或自我心态调节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癌症一直是人类难以攻克的疾病,癌症存活期预测是癌症预后中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是达到精准的生存期预测的前提。
生存期预测是医生综合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式、心理状况等各种因素进行的猜测。但是,医生给出的生存期预测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像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刘姐和李大叔,他们实际的生存期与医生给出的预测并不符合。
因此,患者对于医生给出的生存期预测,不必太过较真。最重要的是要配合正确的治疗和保持健康的心态。
当然,癌症是多方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只有上述人群有患癌风险,所有不良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是致癌因素!
和癌症患者及家属谈生存期,是一件非常沉重而矛盾的事。我们不应该反对预测生存期的价值,但也不能放大预测结果准确性。因此,当确诊癌症,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努力调节心情,以最饱满的状态与对抗病魔,最忌讳的则是还未开始斗争就被生存期预测“吓倒了”。
/
相关推荐: